俄军祭出“大招”,10天过后,西方彻底慌了,默克尔顿感不妙
据人民日报消息,近期,俄罗斯总统普京确认,俄军在对乌打击行动中测试了名为“榛树”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。日前普京称,有必要对“榛树”导弹进行批量生产,并将其列装于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。普京还表示,俄罗斯会继续测试“榛树”导弹,包括在作战条件下开展测试,而这取决于局势以及对俄罗斯构成的安全威胁的性质。俄罗斯存有可随时投入使用的“榛树”导弹储备。
普京着重指出,“榛树”导弹是一种高效的高超音速武器。尽管该导弹并非战略武器,既不属于洲际弹道导弹,也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,但它是一种高精度武器。在大规模投入使用的情况下,或者与俄罗斯所拥有的其他高精度远程武器系统协同使用时,其对敌方产生的效果和威力能够与战略武器相匹敌。
普京指出,当下俄罗斯遭遇着新的且不断增长的威胁与挑战,在此情形下,这种武器系统对国家而言是极为关键的,它是俄罗斯领土完整与主权的又一个坚实保障。
自俄罗斯发射“榛树”中程导弹打击乌克兰以来,已经过了一段时间,然而该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。12月1日,在“榛树”发射10天之后,美国经济学教授沃尔夫向媒体表示,“榛树”代表着一种新技术的诞生,西方观察家将其与1957年苏联把卫星送入轨道相提并论,这一武器使他们对美国的军事技术产生了质疑。从沃尔夫的言论中不难发现,西方首次改变了对“榛树”的称呼,将这款导弹的定位提升到战略层面,并且公开批评美军技术落后。
展开剩余64%更堪忧的是,“榛树”导弹以10马赫的速度飞行,这一速度完全超出了现有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。像“爱国者”和“萨德”这样的传统反导系统,几乎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防御。于是,“榛树”导弹就不单单是一枚中程导弹了,还被赋予了战略武器的意义。倘若它携带核弹头,其威胁范围将远远超出战区,甚至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的可能。“榛树”导弹的成功试射,对西方而言,既是技术层面的打击,也对其战略信心造成了严重的冲击。
英国媒体《每日邮报》就此进行了计算并列出一张图表宣称:“榛树”导弹能够在不足20分钟内打击欧洲的任何一座城市。该文章指出,俄罗斯的这款新型导弹可携带多枚核弹头,一旦发动打击,“目标伦敦将在20分钟内变为废墟,而位于东边的柏林则会在不到15分钟内被击中。”
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早些时候作出回应,表示俄罗斯当下有众多新型武器处于研发进程之中,并且这些研发成果尚未公开。佩斯科夫着重指出,当前任何人都不了解与俄罗斯新型武器研发相关的信息。
在此情形之下,有一点值得关注,那就是在谈到有关俄罗斯可能会在战场上动用核武器的猜测时,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于专访里表示:“我们必须竭尽全力阻止核武器的使用。”“我们不应因恐惧而无所作为,我们还必须认识到,俄罗斯与美国同属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核大国。”
默克尔已退出政坛,但她的对俄政策依然遭到诸多批评。比如德国对廉价俄罗斯天然气存在依赖,连接俄罗斯的“北溪”天然气管道就是这种依赖关系的典型体现。2022年时,外界呼吁她道歉,然而她拒绝了,坚称自己当初的决策是依据当时的实际状况做出的。
默克尔表示,乌克兰在过去(相较于2022年)的准备工作远远不够充分。就当下俄乌局势而言,默克尔着重指出,俄罗斯作为世界上两个核大国之一,其核潜力相当“可怕”,必须竭尽全力防止俄罗斯动用核武器。近期,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新版核威慑政策,这一政策使得核威慑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。对此,乌克兰外长呼吁西方保持冷静,莫要被恐惧所左右而屈服。
鉴于德国当下政治局面混乱且经济持续下滑的状况,默克尔向德国政府提出建议:“明确自身的优先事项并清晰地表达出来,无需惧怕,这一点极为重要。”德国当前最为关键的无疑是经济建设。然而,在德国的经济发展方面,拜登政府曾要求德国疏远俄罗斯,还要求德国与中国进行“去依赖化”。默克尔的建议暗指德国日后不应再混淆发展的主次关系,不能动不动就为了维护所谓的“民主观念”而与盟友分裂,以破坏经济为代价,否则最终只会是得不偿失。
发布于:江苏省上一篇:没有了